设置

关灯

第1237章 【傲慢的家伙】(第2/3页)

    支持。关键是和英国庞大的工业体系竞争,这就显得太过大胆了。于是他将计划更改了一下,在北方,天津是北洋纺织业的中心,拥有六家大型的棉纺工厂,工人数万。可在原料供应和市场上,却一直被日本的纺织品死死的压着,很难有翻身的机会,原因就是日本控制了北方的大部分棉花的供应。

    既然在天津能够成功,为什么不在上海实施?

    所以,棉花成了松井石根最关注的焦点,这一关注不要紧,他很快就发现了一个民国最近五年在上海的棉花交易的规律性。民国的商人几乎将什么东西都可以用来囤积,然后炒作挣取暴利,按照棉花的收割时间来算,新年之后是新棉花入库不久,这时候的民国的纺织厂但凡拥有足够的资金就会大量囤积棉花作为一年的生产需要。

    因为入夏之后,棉花的价格会随着库存的持续减少会有一个缓慢的提高。

    但是工厂不能停工,只能用比较高昂的价格采购棉花。而入秋之后到棉花采摘期这段时间,将是棉花最为疯狂的争夺战。

    工厂为了保证生产所需,会咬着牙买下高价棉,但这一时期的棉花价格虽然高,但交易数量不会太大,因为棉花采摘期之后,会立刻回落到一年中的最低水平。反而夏天这段时间的棉花价格并不是最高,但交易量大。因为民国民俗中有一个习惯,在夏天的时候就会准备秋天的衣服,甚至过冬的衣服。这段时间棉布的销量将是最大的。

    所以,松井石根将原料战的时间放在了夏天,准备一举通过囤积等手段彻底压垮民国纺织工厂的生存空间,获得最终的胜利。

    这份报告殷实,确实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唯一的难题就是需要动用大量的资金。和世界其他国家的纺织业一样,日本的纺织工业同样也不好过,甚至比民国的纺织工厂的日子更难过。这主要是因为日本没有原料生产的能力,他们几乎百分之九十的原料来自于民国。利润低,受到原来市场的风险大,和同期其他行业相比,这是一种高风险低收益的生意,但如果一旦完成了对一个市场的完全垄断,拥有了价格商议权之后,就是旱涝保收的一门生意。

    王学谦不愿坐视民国纺织业被击垮的原因也就是在这里,民国纺织工业想要彻底击垮各国的纺织工业,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但只要民国纺织工业保持在一个可以接受的市场份额,比如说一半左右,日本也好,英国也罢,在民国想要完成纺织品的倾销就会陷入一场毫无头绪的价格战之中,如果如法承受这种巨大的损失,那么结果就很可能会变成纺织业无法成为洋货倾销的目标。

    要想保证民国纺织业的这片天空,就不得不考虑原料供应的问题。

    所以,松井石根还是有点门道的,很快就摸到了对付民国纺织业的命门,至于资金?他和松冈洋右的关系不错,别人动不了南满铁路的资金,但他却能动用。

    因为那是属于关东军的金库,同时也是陆军的金库。

    而松井石根是日本的陆军将军,他的这个身份给予了他获得资源支持的便利。可如果是冈村宁次的话,因为身份的问题,一个中级军官,想要动军部的金库,他是疯了,还是咋的!

    在接连打击之后,松井石根终于找到了自信,和属于他的优越感,至少他有八成的把握能够让商会那个住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