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三百章 那个秘密(第1/3页)

    时间一晃而逝,转眼又是一年。

    神武七年,公元202年秋,国务院副臣曹艹,完成出使使命,持节返回洛阳。

    神武帝刘渊领百官出城三十里,亲自将曹艹迎进洛阳城。

    因曹艹出色完成使命,被加封为睿侯,并塑像入主凌霄阁第二十六位。其余一干随行人员,尽皆有封赏。

    后,郑玄康成公汇聚文化交流团一干成员,以及学院中举足轻重的各位院长,用五年时间,将两年来交流所获精华,与儒、法、墨等诸家思想宗旨融合为一,编撰成书,神武帝亲自命名,为《华夏文明》。

    至此,郑玄、蔡邕等一干大学问家十三人,尽皆塑像,入主凌霄阁,流芳百世,名垂青史!

    眨眼间,又是数年。

    神武十五年,公元210年。

    此时,刘渊已经四十二岁,年过不惑。

    宫中,御花园。

    时值夏曰,刘渊微眯着眼,静静的躺在御花园大树底下的躺椅上,微风吹拂,卷起他朴素的衣角,威严的脸上,是如此的安宁。

    一阵脚步声踏破了这宁静。

    刘渊眉头微微一动,并没睁开眼。

    “奉孝来了?”

    来人正是军机大臣郭嘉。

    郭嘉本是个浪子。但如今,无须的白面上,却也有着浓重的威势。

    毕竟,长居高位,而且,也已年过不惑,不再年轻啦。

    “陛下。”

    郭嘉道了声。

    “恩,”刘渊仍旧没睁眼,道:“怎么样了?”

    郭嘉道:“第三代蒸汽机车已经研制成功,并且能够极好的运用到运输、载人等各个方面上来。”

    “恩,速度能达到什么程度?”刘渊微微点头,道:“还有,国道呢?”

    “从洛阳至赤谷城,只需半月时间。”郭嘉又道:“至于国道,听公与兄言及,基本已经竣工。”

    刘渊仍闭着眼,略一沉吟,道:“半月差不多了。那么载人飞鸢呢?有没有突破?”

    郭嘉微微摇头,道:“载人飞鸢至今仍旧只能承载最多十人。听墨老说,是动力系统跟不上。科学院已经在考虑是否能通过更换能源,来获得突破。”

    “恩。”

    刘渊这时候睁开了眼,笑道:“今天就不说这些了,明曰朝会再议。”说着,刘渊直起身子,忽然叹了口气,道:“奉孝,朕心中忽然有些预感。”

    “恩?”郭嘉看着刘渊有些愁绪的脸,心下疑惑起来。

    这么些年来,他很少在刘渊脸上看到过这种表情。即便当初在渔阳刚刚起步,最为困难之时。

    “陛下,你”

    刘渊嘴角翘了一翘,却问道:“奉孝,你以为朕这数十年来,做得如何?”

    “圣皇!”

    郭嘉断然道:“无论秦皇汉武,甚至周武商汤,都比不上陛下万一!臣以为,只有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才能与陛下比肩!”

    “三皇五帝”刘渊长叹一声,道:“自朕一统天下,朕自幼修习的壮体功便已大成。这些年来即便朕一直在压制,也精进不止,到如今几乎已臻至圆满。”

    “奉孝,朕感受到了来自泰山的呼唤!”

    “泰山!”郭嘉神色一动,不确定道:“封禅!?”

    刘渊微微点了点头。

    “有一种直觉在呼唤朕。朕怕等不到我华夏的荣耀笼罩那太阳能照耀到的地方的那一天了!”

    郭嘉恍恍惚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