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千四百四十七章 不同的思路(第2/3页)

    ,调整税收等权力,安排侯国相管理侯国,而侯国相对列侯并不称臣,致使列侯的臣属只剩下家臣。

    西汉年间的列侯有五大家臣,也就是家丞、庶子、行人、冼马、门大夫,其中家丞管生老病死之类的大事,所有对外的重大安排都是由家丞处置,庶子管列侯家庭诸事,行人管出使,冼马则是开路的成员,门大夫简单点讲就是看门的。

    等到东汉的时候,列侯的家臣被取消了行人、冼马、门大夫,只保留了家丞和庶子,但到汉末魏晋,又增加了家令、傅、谒者、文学等等玩意儿,总体而言列侯的职权在不断地消退,可又没有彻底完蛋。

    换句话说就是,列侯之家依旧保持着较为完整的家臣体系,哪怕一些曾经置办准备的家臣因为国家法令的调整而在名义上消失,只要列侯自身脑子没病,不至于混到彻底没钱的程度,这些先天性依附自身的臣属,就会一直这么按照惯性延续下去,直到彻底南北朝时期彻底消亡。

    可谁让历史在元凤年打了一个转儿,列侯世家只要选择对外开拓,又拥有了实际的权力,甚至连官吏设置、地方法律的调整、税收等权力都逐一获取,这么一来,以前已经快要扑街的家臣体系,又迅速壮大起来了。

    没办法,老祖宗的智慧在别的地方未必好用,但在这里是真的好用,将曾经老祖宗开拓的那套体系从历史长河里面捞出来,找个适合的地方漂洗两下,加入一些新的玩意儿,那就是非常不错的开拓车架。

    奴隶谁还使用这种低劣的管理制度贴心的家臣体系可以解决大多数的问题,更何况,有些东西你就算是嘴上消除了,实际上也没有消除,甚至从法理上讲,都未分属在奴隶这一行列。

    说句过分的话,陈曦的贴身侍女陈芸,虽说按照陈曦下发的法律是具备完整的人权,拥有独立的人格,但本质上陈芸是绝对不可能脱离陈家独立存在的,是必须要依附于陈曦而存在的。

    相比于纯粹剥削性质的奴隶制度,发展到汉末,各大世家早就完成了转化,靠着道德仁义以及各种社会规则束缚起来家臣,可比奴隶更让人安心,也更值得信任。

    毕竟这世间用苛刻手段束缚的奴隶,在找到机会斩断这种束缚之后,给予奴隶主致命一击可从来不需要理由。

    反倒是用仁义礼智信等普世道德,以利益关系等社会规则束缚起来的家臣,哪怕在主家出现问题的时候,也不乏用性命回报主家,誓死保护主家的臣子,远点的如赵氏孤儿,近点的看老王家,哪次灭门不是家臣们用自己的命将小公子送出死地。

    但凡公孙杵臼和程婴有一个是被苛刻手段束缚的奴隶,在赵氏完蛋的时候,赵武这个婴儿都铁定完蛋,赵武能活下来,不就是这俩人用自己的命,自己家人的命给赵武硬生生铺出来了一条活路,才有了后面的赵氏。

    故而当时陈曦逐步根绝奴隶制的时候,顶级世家其实没有什么反应,反正奴隶制被根绝了对于他们也没有什么影响。

    准确的说,从春秋战国熬过来之后,这些顶级世家就意识到奴隶制度其实不靠谱,转而开始使用其他的方式来加强自身的控制力。

    这也是两汉期间经学解释权的重要性,因为这玩意儿直接涉及到普世道德的定义,谁掌握了这种定义,谁就能用社会的规则来统治人心。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