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百二十一章明代沉船(第2/3页)

    外壁绘七个孩童在野外玩耍,远处是山峦,近处是花卉,圈足,底内青花双圈六字楷书款“大明宣德年制”。

    盏与托慢慢地转动,犹如放一部动画片,这山峦街坊,树木草丛,与孩童玩耍的千姿百态,构成一幅古代民间民俗的画面,它好像能够把你带入画中,让你亲自体验那个时代孩童的天真无邪。

    韩孔雀仔细看了一遍道:“不管是从器型、釉色还是工艺上看,都应该是宣德时期的瓷器无疑,斗彩始于宣德,现已有定论。

    唐代有三彩,宋代有红彩,据说元代有红绿彩,但尚未定论,宣德斗彩,其蓝为苏青,五彩称古彩,分青花五彩之填彩和釉上五彩。

    目前,釉上五彩最早的是嘉靖万历,究竟如何,还有待考古新发现,古代的发明与传承,都是世袭单传,很少有档案备查,以至于德国1927年发明的铬,我国二千多年前兵马俑坑的宝剑上就有了,这是有实物依据的。

    宣德宣德斗彩的成功之处,在于善于应用色彩的变化,《长物志》尝言明宣窑:隐纹如橘皮,红花青花者俱鲜彩夺目,堆朵可爱。

    如今美国鲁道夫阿恩海母《艺术与视觉》有言:光波较短的诸色{主要是蓝色},会使观察者有距离偏远的错觉,而光波较长的色彩(主要是红色),这可发生偏近的错觉。

    斗彩设计正与此原理相合,青花为釉下彩,红、黑彩则用水作为调剂,展现的是平面,黄、绿、紫用胶作调剂,显得凹起,形成低、中、高、三个层次的立体感,这是古人在材料应用上的创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宣德斗彩实物一度失传,《长物志》所言遂疑为杜撰,但近年又陆续有发现,近年景德镇珠山明官窑遗址发掘,见有宣德官款的斗彩残器,而且西北萨迦寺院又发现宣德斗彩鸳鸯卧莲纹大碗。

    宣德斗彩之稀罕,从这里也可见一斑,以至于《说陶》与冯先明主编的《中国陶瓷》里都无记载,可见此物实属稀世珍宝。”

    柳絮鄙视的道:“这是你从海中捞上来的。上面已经写着大明宣德年制了,这些难道还不能证明?”

    韩孔雀摇头道:“也有可能是清仿,所以再怎么仔细鉴定都不为过。”

    “老板,你看看这个。”说着,黄山又从箱子里拿出一个茶杯。

    韩孔雀接过这个杯子,一看就笑了,他一边笑,一边道:“这还真是要讨个好口彩了,这是斗彩婴戏图杯,也是寓意多子多福。杯深式。直口微敞,腹下渐收,圈足。

    杯里口绘青花线纹一条,外部通景绘婴戏图:天空彩云飘浮。一童双手持线放风筝。另一童观看。作欢舞状,其余三童持花为戏,空地辅以葵树、芭蕉、桂石、花草等纹饰。

    除青花外。还填以红、绿、赭三彩,足内双栏中青花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这又是一件宝贝,从这一件,再次证明斗彩初创于明宣德年间。

    看,这是一种以釉下青花勾线,再以釉上彩绘填彩的方法,从工艺上看,这应该是宣德末年的工艺,其工艺差不多达到了成化时期的水平,这个看青料就能看出来,这明显是国产青料。

    斗彩工艺至成化年间趋于成熟,烧制的斗彩瓷也最为精美,因使用的是国产平等青料,具有呈色稳定、色泽淡雅的特点,再加艳丽的釉上色彩,使其形成主次分明、交相辉映的艺术格调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