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百二十八章 心烦(第2/3页)

    ”

    赵琇只是心里窝了一肚子气,其实也并不是真要跟王尚书过不去,听到这里,也只能作罢了。真正造成灾区那片惨状的人,是堤坝案的首犯们。只要他们能罪有应得,其他旁枝末节的。她也懒得过问。

    赵琇问赵玮:“哥哥这案子也审了那么久,怎的还没有结案的意思?上海那边那些主犯背后的家族,好象还安然无恙呢。虽然他们也捐钱捐粮救济灾民了,但居然连一点惩罚也没有,太奇怪了。也不用要他们的性命,哪怕是罚点银子呢。国库如今不是正缺钱吗?”

    赵玮犹豫了一下,才告诉她:“那些人既然跟颖王有勾结,私下可能还知道更多的颖王余孽。皇上嘱咐过,旁的都罢了,颖王余孽都有些什么人,是一定要查出来的,绝不能漏掉一个人。如今刑部与大理寺审案,审的其实就是这个。堤坝案的事,倒是都理清了,口供也得了,只差判刑而已。为了让那些犯官多说些知道的消息,上头已是许诺了,可以对他们从轻发落,至不济,也会放过他们的亲族。”

    赵琇皱起了眉头。虽然颖王余孽的名单很重要,但当年皇帝不是非常宽厚地说过除了主犯,其他人一概不追究吗?如今怎么秋后算起账来了?只怕朝中又要动荡不安了。况且,上海潮灾死了那么多人,居然为了几个不成气候的逆党,就要把造成这么多人死亡的重犯从轻发落,皇帝莫非糊涂了?他以前不是这样的呀?

    赵玮回房去了,赵琇却一直心烦意乱。她在自己的院子里来回踱步,脑子乱糟糟的,心里憋闷得慌,却又不知为什么会这样。

    赵家在南汇港有产业,在潮灾到来之前,那里是多么的繁华兴旺呀。可如今海潮一来,全都毁了。想要恢复元气,还不知要多少时间。再说,还有那么多条人命呢,就算是那些保住了性命的灾民,如今也是家业全毁,今后还不知要如何谋生。虽说陶澄能干,应该可以把重建工作做好。可他毕竟只是署理,他是奉贤县令,不是南汇县令。等南汇新任的县令上了任,今后又会怎样,谁能说得准呢?

    赵琇叹了口气,回到房间,坐在窗台前,想了想,忍不住展开了桌面上的画纸。画案一端放有她的文具盒,里头有几支她用炭条自制的画笔,还有尺子什么的。她拿起一支细笔,想了想。便开始在纸上勾勒出浅浅的线条。

    她想要画出记忆中繁华的南汇港,还有灾后的南汇港。只要是曾经见过它繁华景象的人,看到它灾后的惨状,都会觉得震憾吧?那么这些千里之外、只是在字面上得知“潮灾”二字的人。就能领会到这两个字所代表的意思了。

    这是一项大工程,她想要尽力做好,所以也不着急。每日画上两个时辰,也就够了。她还有许多事要做呢。

    祖母张氏回京后就往慈宁宫里递过帖子,如今终于有了回音。虽然太后不曾召见。但也派人出宫赏了几样东西。据那宫使所言,太后前些时候身上有些小恙,问题不大,如今已经痊愈了,最近正在忙碌呢。如今不太方便召张氏进宫去,等到过年,她再进宫去说话。

    张氏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的,客客气气地给宫使塞了个沉甸甸的荷包,把人送走了。

    赵琇还讷闷呢:“太后娘娘到底在忙些什么呢?竟然没空在这时候见祖母,却叫祖母过年时再去?”过年的时候。宫里应该很多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