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一十九章 台北(二)(第2/3页)

    、前后桥、变速箱等等零部件,组成了拖拉机的整个轮廓。大尺寸的高花纹低压充气橡胶轮胎是从美国专门定制的,美国华复公司的自行车厂专门为此生产了100个橡胶轮胎。75马力二胀机是肖白朗在上海经过多次试验,研发出的成熟产品,使用简单方便,维护保养也方便简单。计委对这种型号的二胀机很是满意,准备把它作为台北机械厂的拳头产品,投入到国内外市场。这段时间,赵立民见缝插针,已经组织生产出五台二胀机。底盘、转向器、前后桥、变速箱…,也是这段时间赵立民根据肖白朗的图纸,带着人整出来的。“变速箱还少一个零件。”赵立民的脸有些红。肖白朗想也没想,直接翻开一张图纸,“是这个吗?!”赵立民有些讷讷的点点头。肖白朗眉头皱了两下,他掏出钢笔,在一张纸上写了几个数据,递给赵立民,“你用数控机床试试看!”赵立民先给数控机床通上电,然后再一次仔细的看着图纸。尼玛!这怪模怪样的零件,精度要求很高。昨天自己在普通机床上车了半天,最后整出来的还是个废品,今天就用数控机床试试看。机床预热了几分钟,小屏幕亮了。赵立民按照肖白朗写的数据,按着键盘选择操作指令。设完相关参数,他一按启动按键,数控机床呜呜地响了起来。工件在夹具的推送下,缓缓前进,铣刀飞速地旋转着,从毛坯件的表面削下一片片细小的切屑。切削液从喷头里流出来,淋在切削面上,把切屑带入废液箱。一个漂亮的弧形出来后,毛坯工件缓缓地向后退去,离开铣刀的加工区域。夹具在芯片发出的指令引导下,带动工件自动地发生了旋转,把另外一个位置送到了铣刀的刀口上。十多分钟后,零件加工好了。赵立民按照规范,用卡尺等工具测量了一下精度。没说的,数控机床的精度就是一流,绝对让人放心!省心省力还省时!组装车间内,江西林带着十几个组装钳工已经把二胀机、轮胎、转向器、前后桥等零部件搬了过来。组装钳工的工作,就是把制造好的零件,按机械设备的装配技术要求进行组件,部件装配和总装配,并经过调整,检验和试车等,使之成为合格的机械设备。江西林是台北机械厂的三级钳工,组装车间的小组长,是肖白朗一手培养出的人才。他是个孤儿,从小就生活在天主教会的育婴堂,后来又在一家教会学校——英华学堂学习,华复洋行进入上海后,上海教会学校的学生很多都被肖白朗网罗了过去,江西林就是其中之一。江西林指挥着几个组装钳工,按照变速箱的结构顺序图,把大齿轮、中齿轮、小齿轮、轴、连杆、拨片等零部件有序的摆放在钳工工作台上。一切准备就绪,他恭恭敬敬的喊道,“师傅!”肖白朗手一摆,“你来,我看着你!”坐在钳台前面,江西林顿时变得神气起来,好似充满了活力,眼睛也变得炯炯有神。他看了一眼图纸,指挥一个学徒从台子上拿起了一个大齿轮,放进变速箱铁架子内;另一个徒弟迅即上前,转动螺丝刀固定上紧。几个组装钳工一起动手,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所有零件都是标准件,误差不超过002毫米,组装进行得非常顺利。十多分钟过去了,中齿轮、小齿轮、轴、连杆、拨片等所有的零部件一一组装起来,一个变速箱就出来了。“不错,可以带徒弟了!”肖白朗点头表示称赞。“肖总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