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十七章 新竹县 五(第2/3页)

    们辛苦了!”

    “为华夏效力!”

    唐华是金融战线的老干部,她丈夫云东明也是部队老军人,她本人对于部队这套程序相当老练。

    部队响亮的口号好似激起了一股萧杀气息,一下子就被士绅们的骚动弹压了下去。

    最后,唐华转身来到士绅商民、村寨代表前面。

    她慢慢的拱手施礼,“诸位缙绅贤达,本官代表大明朝廷,代表华夏复兴党中央前来竹堑城看望大家。”

    唐华稍稍抚慰了一下众人,宣讲了一下大明的政策和宗旨。她告诉大家,大明朝虽然船坚炮利,兵强马壮,但准备拿下台湾之后,就施行高筑墙、广积粮、缓征伐的政策。在台湾建设一个亘古未有的政权,县下设区,区下有乡,乡下有村,朝廷权力将介入到了社会每一个角落,建立圣人倡导的大同世界,保障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人人安居乐业。

    士绅商民、村寨代表大多听得懂标准国语,唐华描绘的蓝图,让他们感觉到匪夷所思,难以想象,不过唐华打的是圣人的旗号,那些满脑袋封建思想的缙绅听得倒也认真。

    最后唐华话锋一转,“把台湾建设成一个繁荣富强的地方,需要全体台湾人民共同的努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在朝廷看来,在我们复兴党人看来,不和我们站在一起的,不和我们共同战斗,那就是与满洲鞑子为伍的汉奸,没有首施两端的中间阵营。”

    这是威胁!这是恐吓!这是~~~

    这些所谓的缙绅贤达铁青着脸,看着唐华、白子厚在余夕、麦克兰的陪同下,登上了牛车。

    等车队消失在城门洞里,立即有战士给士绅商民、村寨代表每人送上三本书,“世界历史”、“铁幕降临”、“复兴党宣言”。

    看到部队和负责警戒的警察全都撤了,参加欢迎的士绅商民也都夹着书,三五成群的往城里走去。

    对于唐华、白子厚的到来,大部分士绅商民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台湾僻在海外,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相当宽松,普通老百姓对女子当官倒也能接受。在他们看来,大明已经入主台湾,愿意用谁当官,那是朝廷的事情,老百姓听着就是了。

    只有封建礼教思想特别顽固的一些人,他们对唐华等人的到来很是不爽,脑袋后面还留着辫子的张仲兴就是其中之一。

    张庭旺,字仲兴,号丹园,山东济宁人。道光十五年乙未科二甲进士。他曾是淡水厅同知,后出任台湾府知府,年初由于性格刚毅,不事迎奉,得罪台湾道裕铎,被解了职。解职之后,张仲兴把老婆孩子送回了山东老家,自己带着两个贴心家人,寓居在竹堑城。

    明军入城重新户籍登记之后,就记下张仲兴的名号。虽然明军占据台湾北部之后,并没有阻隔交通,行人商旅还可以照常往来于南北。张仲兴既然还留在竹堑城不走,王兆鸿等人以为他也有投效之心,所以也把他名字列入到竹堑开明绅士的名录中。

    其实张仲兴对满清鞑子一直是忠心耿耿,他之所以没有前往台南,并非要投效明军。张仲兴只是觉得丁曰健、曾玉明这七千人马败得太快了,他要留下来观察明军的虚实,做到知己知彼。

    张仲兴和缙绅们一起往城里走去,过了城门口的十字路口,看到街道上没有了警察等大明爪牙,他忍不住发出心中的愤懑,“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