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十四章 龙山观(下)(第2/3页)

    尽本分而已。”郭叶又卖弄起自然道教义,“道有五德:曰‘好生’,曰‘自在’,曰‘平等’,曰‘酬勤’,曰‘清净’。自然道特别看重道行,斋醮祈福,扶助民众,功德合道,才是正途。”

    第三进院子正中是祖师殿,供奉有安期生等自然道的祖师。两侧房子便是道士们生活起居的“静室”。祖师殿二层阁楼是一个秘密所在,里面放置短波中继台、地图、文书等机密物品。

    因为镇海准备撤退,中继台已经移到这里,天线也安放在观内一颗最高的大树上。一个道童模样的战士用力踩着自行车式人力发电机,给电瓶充电,以保持中继台的正常运转。

    透过百叶窗,慈溪武工队副队长孙梅花看到潜虚子带着一大队人马进入到院子,当即让通讯员停下了脚蹬的动作。

    孙梅花是本时空的土著,曾在新兵连被评为忠勇之士,成了标兵。他在苏北老家务农的时候,读了两天书,大脑灵活,能领会上级精神,口才也好,服从意识又强,很快就升为排长,后来又被选拔为慈溪武工队副队长。

    第三进院子后墙左边的小门上了锁,小门通往火居道士居住的道观后院。

    后院种了好多的杨梅树、桃树、橘子树。后院左边是一排火居道士居住的老房子,武工队进驻之后,在靠近第三进院子的后墙,又新建起了一排房子。

    龙山观原来的火居道士全被送到舟山接受洗脑教育。这里现在是浙东武工大队的教育活动场地。浙东武工大队天天在这里组织培训,培训各武工队选送的骨干队员。

    苏潇轩是一营副营长,浙东武工大队大队长。沈思是一营副教导员,浙东武工大队的政委,黑龙江人。

    苏潇轩虽说是女性,她却曾经当过雇佣兵,在非洲、中东、阿富汗,多次经历生死考验。苏潇轩的志向是特战队,但现在穿越团队刚刚才起步,苏潇轩只得来到自己很不喜欢的陆军部队。幸好执委会搞了个武工队,她可以痛痛快快的大展身手。

    沈思长期从事项目策划工作,分析能力和策划能力都很强。两人一个军事,一个政工可谓是珠联璧合。

    朱加隆是浙东武工大队的副队长兼司务长,专管后勤工作。朱加隆今年25岁,江苏人。他是农大毕业,学的是食品专业,熟悉农业科技,毕业后一直从事畜牧养殖。

    浙东武工大队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化妆潜入浙东乡村地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根据地的建设。根据地的建设还包括经济建设。

    浙东武工大队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团结群众,发动群众,通过普及农业科技,提高老百姓的收入,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根据地的经济能力辐射上去了,军政工作自然也就上去了。

    朱加隆在龙山观算是专管后勤庶务的三当家。他现在有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各武工队的农业科技人才。浙东活跃着的十多支武工队各自选送了一名识字较多、脑袋灵活的农家出身的队员。这段时间,这些队员充作火居道士,天天跟着朱加隆学习饲养、种地等农科知识。

    朱加隆把龙山观当成了一个农业示范园区,每天带领他的一众弟子种菜养鸡,大搞农副业生产。他计划通过农业科技示范,带动周边农村进行科学种田,大幅增加农民收入,进而通过开明乡绅,开展新农村建设,把周边乡村全都牢牢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