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十九章 宣抚(第3/3页)

    就这么多。我这是被派来专门送安民告示的。”镇子里一个大宅院内,包祖才十分恭谨的向一群长袍马褂的士绅讲述他所知道的情况。

    “包祖才,你这个杀才竟然投靠了反贼。你当年抓洋鬼子头领的精气神跑哪儿去了?”坐中一个秀才模样的人叫了起来。四十岁的胡夤虽说只是一个读书的秀才,他已故的父亲胡得耀可是参加一员堂堂武将。胡得耀从戎一生,曾经是定海镇右营游击,三品衔,他以“攻盗有功”而荣升,因鸦片战争中“定海失守”而革职,伤重、患病、忧郁而死。

    “禀胡老爷,我投效的是大明朝,不是反贼。”包祖才态度十分恭敬。

    “蠢材啊,真是蠢材”胡夤虽然对满清朝廷有些怨愤,但对会匪反贼还是嗤之以鼻,他气得直跺脚,“现在乱党会匪这么多,你怎么知道他不是伪托。”

    包祖才脖子一耿,“乱党会匪会一个时辰就拿下定海城?洋鬼子那么厉害也打了六天六夜。”

    “一个时辰?!”胡夤嘴巴顿时塞住了,他声音低了下来,“一个时辰只能说明他们战力厉害,不能说明他们就是大明朝的兵马。”

    “那他们入城之后,很有章法,立即就控制住局势,对百姓秋毫无犯又怎么讲?”

    马峙离这里只有五公里的路程,张万土适逢其会,他起身做了个圆圈揖,“诸位先生,我来说两句。昨天,定海城内积聚了一万多来自大清朝四面八方的精兵良将,更有勇猛的福建水师。今早一个时辰定海城就被攻陷,时也!势也!不管他们是不是鲁王部属的后代,这样的大明值得我张万土去投靠。”

    张万土这番话顿时引起一阵喧哗。

    一个老先生手杖用力戳了一下地,房间里面顿时安静了下来。“我现在就进城看看去。”他扶着拐杖就要站立起来,旁边一个年轻人连忙扶住,“父亲慢一点。”

    “老师!”胡夤惊叫起来。“我陪你一起去。”

    黄式三,字薇香,号儆居,浙江定海人,今年65岁。他是胡夤的老师,晚清著名学者。他终生治学,博览经史诸子百家,被世人誉为经学大师,一代儒宗。那年轻人是他的四子,28岁的黄以周。

    他站起身看着大家,“两百年前的屠城惨剧,乡人里党年年有说,吾辈早就铭记在心。明天就是九月初二屠城殉难纪念日,不管他们是不是要去祭奠同归大域,我们还是要去祭奠一番。”

    “快啊!”“等等我!”这时街道上有好多人在走动。外面有人来报,乡民们听说大明军队来了,好多人跑去投军。往定海去的方向,人流络绎不绝。

    下午定海城一片太平景象,四个城门全都打开,任由人们进出。大街上只有一些衙役在巡更,几乎看不到大明军人。在四个城门,以及厅署衙门,总兵府、仓库等要害部位的门口,还有几个战士在守卫。城中最热闹的地方是总兵府门前,大队百姓从城外聚涌到这里,争先恐后的报名投军入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