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章 雾锁甬江口(第3/3页)

    为,与太平军明军战斗的胜败关键,主要就是对长江的控制,对大海的控制。清廷从广东调来的红单船尽丧于定海,石达开从华孚洋行得到四艘红单船,就把曾国藩打得落花流水,仓皇逃回南昌。所以满清迫切希望重新得到一批精良战船,以扼塞大江,四面兜剿,挽回危局。

1855年,华孚洋行船厂通过标准化造船,流水线作业,生产出数十艘150吨的老闸船。这批船吨位和形状与船厂秘密建造的海警船比较接近,但属于民用运输型,船舶动力就只是三张风帆。

清廷如获至宝,全部买了下来。其中十五艘给了吴淞水师营,其余的则分派给了通州水师营三江水师营川沙水师营。

清军副将黄登科在吴淞口操练水师也有大半年,十五艘精良战船在他指挥下,也算是如臂使指,得心应手。

1855年12月初,黄登科率领两千水师将士进驻镇海,重建镇海水师营。

这一个月来,他自恃有招宝山金鸡山炮台扼住江口,几乎天天指挥战船在甬江口巡哨,海上四处兜剿明军零星船只,阻止浙东商民乘船前往定海,或遇战事不利则立即退入甬江。

古务生认为,镇海水师营的所作所为严重阻塞商路,影响浙东海上贸易。如果时间久了,也会动摇浙东百姓对大明的信心。

气象台早就预测,1月11日海上大雾。执委会决定要充分利用这个有利天气。

今天一大早,海警船编队趁着大雾弥漫,在甬江口开枪开炮,吸引招宝山炮台和金鸡山炮台的火力。

虽然甬江口炮声隆隆,但重雾迷江,黄登科不敢贸然出击,只是命令炮台用心扼守。但他根本没想到明军数支武工队会从陆上发动奇袭,分别从背后摸上招宝山炮台金鸡山炮台。

听见手下报告说,两岸炮台已经失守,明军战船逼近水师营,黄登科的心都凉了。

江上雾气茫茫,明军战船若隐若现,但炮声隆隆,落点已经逼近水师营寨。

“打!”黄登科情知不妙,水师营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口,“给我把匪船打下去,咱们的大炮也不是吃素的!”

“轰隆隆隆~”

清军购置的六磅四磅二磅的洋炮,还有自制的行营炮劈山炮,甚至是鸟枪抬枪一同拼命朝江口轰去,在江上掀起无数弧线与水花来。

明军海警船前后甲板两个固定炮位,旋转炮架,安装的是两门M1841十二磅长炮。

十二磅全钢滑膛炮,口径4.62英寸,炮管长78.0英寸,射程远远超过清军师船装备的各门火炮,碾压清军师船绝无问题。

“放!”

“放!”

……

“轰隆!轰隆!…”十发炮弹先后在江上划出了十条优美的弧线。

数枚炮弹落入江中,有两发炮弹呼啸着分别命中一艘清军师船的甲板和船舷。在轰隆隆的爆炸声中,不受控制的海水喷涌进船舱,师船瞬间翻扣到江中。

这一船的清军来不及逃生呼喊,一下就被扣压到了江底。

本书来自/book/html/16/16942/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