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四十四章 捐助军资(第2/3页)

    跪倒在地,“大人,求求您大仁大义放过我们吧,我愿意献出同孚行全部家当以充军资。”

    蒋理有些无奈,看了一眼杨士逸。

    “潘先生想多了!”杨士逸笑呵呵的上前,把潘绍光搀扶起来,“大明立国内圣外王,对内为百姓服务,对外捍卫华夏尊严。”

    杨士逸口才了得,把中~宣部小册子的内容绘声绘色的宣讲了一遍。

    “……农业是大明的基础,没有粮食,我们就都饿死。工业是大明的支柱,没有生产作坊,我们就没有农具,没有房屋,更没有坚船利炮。商业是大明的命脉,没有商人,大家不能互通有无,就必须自己挖矿、自己打铁、自己制作农具,自己养牛、自己纺纱织布做衣服……,不然大家就只有穿着树皮、拿着木棍去种地。”

    他扫视了一下众人,“商业发达,人们才可以专注于本职工作,国家经济才能正常运转。经略大人说你们是华夏精英,国家栋梁,实至名归!”

    杨士逸的这一席话,商贾代表们是闻所未闻,没想到我们商人地位这么高啊,归不得欧罗巴诸国特别特别重商,不惜动用坚船利炮为商人撑腰。

    这些商人一直将蒋理、杨士逸视为会匪海盗之流,以为“反清复明”也不过是宣传旗号。现在他们真正感觉到这大明朝真的不一般,不但船坚炮利,大政方略不同凡响,更是把商人当做人上人。

    潘绍光讷讷的问道,“贵军既然一切以复兴华夏为己任,一切皆为民着想,为何入粤才数日,就言称要推出珠江。”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杨士逸缓缓说道,“我大明军队以‘驱除鞑虏、恢复华夏’为己任,兴兵来粤也是为了平定岭南内乱,让百姓安居乐业。至于说明军为什么不直接占据岭南,套用你们商界的行话,因为大明本钱不够。”

    杨士逸表现得非常坦诚,“大明朝廷建立是大政府,是全民政府。首先,天下土地全部赎买尽归国有;工业体系也都在政府控制之下,无数的大型矿山工厂都是国有,或者说是国家控股。考试体系比现在的科举大了最少百万倍。所有的百姓无论愿意不愿意都要上学,学知识。自古皇权不下县,大明朝廷可以直接管到村里面的任何人。”

    人群中有人喃喃说道,“高筑城、广积粮,缓称王”

    “就是这个道理。”杨士逸重重的点了点头,“数年之内,大明将在台湾练出百万雄兵,到时定会一战定乾坤。”

    明军战士一一送上了《铁幕降临》、《复兴党宣言》和《国富论》等小册子。

    手中拿着明军发下的宣传手册,潘绍光神情舒展了许多,但他依然表示,“经略大人,大军一心为着华夏复兴,我等身为华夏子民,捐助一些军资也是理所应当。”

    “军资!”蒋理淡淡说道,“我不找你们,我找叶名琛、柏贵去要。”

    呃!伍崇曜把耳朵竖了起来。

    杨士逸把明军给叶名琛的书信简单说了一下,他告诉众人一待收到500万两银子,明军立即返回台湾,洪兵也一同带走,不愿意去台湾的洪兵也会被赶出广东。

    “大明退出珠江,战事完全平息,叶名琛、柏贵就可以向清廷邀功请赏,他们不多掏点真金白银,那怎么行呢!”杨士逸笑着一边说,还一边扫视人群。

    伍崇曜似乎感觉到杨士逸在朝自己点头微笑,好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