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卷 第六百零三章 竹叶青(第2/3页)

    栗香,滋味鲜醇高爽,经久耐泡。

    关于“竹叶青”这个名字的来历,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196年月20日,陈元帅一行途经四川,来到峨眉山时,在山腰的万年寺憇息。

    老和尚泡了一杯新采的竹叶青茶送到陈元帅手里,一股馨香扑鼻袭来,陈元帅笑盈盈地喝了两口,味醇回甘、清香沁脾,顿时觉得心旷神怡,劳倦顿消,连问:“这茶产在哪里?”

    老和尚答道:“此茶是我们峨眉山的土产,用独特工艺精制而成。”

    陈元帅又问:“此茶啥个名字?”

    老和尚答:“还没有名字呢!请首长赐个名字吧!”

    陈元帅推辞道:“我是俗人、俗口、俗语,登不得大雅之堂。”经老和尚再三请求,陈元帅高兴地说:“我看这茶形似竹叶,青秀悦目,就叫‘竹叶青’吧!”。从此与我国美酒同名的峨眉竹叶青茶,有了自己的名称。

    也正因为这段故事,使得竹叶青茶,在国内高官中盛为流传。

    李毅是喝过这个茶的,就在两天前,他就陪爷爷喝过一道茶,喝的正是这种竹叶青,爷爷说是某某人送来的,是今年的新茶,又听爷爷说到竹叶青的产地和来源,这才对这个茶有了一定的了解。

    竹叶青每年清明前就要采摘,一般都在海拔800到1200米的峨眉山高山茶园采得,此时茶叶的内质最好。听说每一斤成品茶,就要消耗芽芯三万到三万五千颗。

    竹叶青茶叶的品级分为品味级、静心级和论道级。

    论道级自然是极好的茶叶。

    冯长健忝为西川主政人物,尝到这种级别的茶叶,自不足为奇。他待李毅品完一杯之后,也跟李毅谈起了这竹叶青的来历和好处。

    整个会谈过程,就是喝茶谈茶,没有带一句跟工作有关的事情。

    喝完茶,李毅就以天色已晚,要赶回绵州为借口,起身告辞。

    冯长健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嘱咐李毅好好工作,勿以他事为念,又说绵州的发展有目共睹,这一切跟李毅同志的辛劳是分不开的。

    送走李毅,冯长健和吴恩也坐车离开。

    吴恩一直没怎么插嘴,这时忍不住说道:“姐夫,你怎么不跟李毅说啊?”

    冯长健半躺在后座上,微闭双眼,问:“说什么?”

    吴恩道:“我借了他朋友几百万钱啊!我还打下了欠条,说好一年之内归还的,虽然不要我的利息,但我一年之内,上哪里赚几百万啊?”

    冯长健冷笑:“就算把你卖了,你也拿不出几百万!你一只胳膊就值这么多,你怎么就不卖了它呢?”

    吴恩憋得脸儿通红,又不敢在冯长健面前发作,只低声下气的说:“姐夫,你就别寒碜我了。你可是堂堂的省委一号,给李毅下个命令,叫他跟那个朋友说说,多宽容我几年,我好慢慢还啊!”

    冯长健更是冷笑:“宽容你几年?五年?还是五十年?你这一世,能还得起这笔债吗?”

    吴恩嘿了一声,恨不得将头埋进裤裆里去,嗫嚅着说:“姐夫,我是没那个能耐,只好求着你帮忙了。”

    冯长健恨铁不成钢的咬咬牙,又是叹息一声,说:“人家早算到你还不起这笔钱了!唉,你啊你,我都不知道说你什么好!你让我难做人啊!”

    吴恩说:“我看你也没怎么帮我,不就请人喝了一通茶吗?我也请得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