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八十三章 破例(第2/3页)

    话。

    就是这几句话,让蒙夫人犹豫了。

    杨氏母女的人品,她有些不敢苟同,直接告诉她们,说史公子的毛病,她们母女信也好,不信也罢,万一如乡下无知妇长舌妇那般到处宣扬的话,蒙家岂不是要和史家结怨?内宅斗争影响到男人的前程,这绝对不可以。

    但女儿的幸福也不能坐视不管。

    蒙夫人仔细想了一晚上,最终做出了一个跟苏宜晴差不多的决定。

    让杨氏母女自己决定,并且对杨氏母女提的时候,在稍微把事情轻描淡写一番,不要说得那么确定,尤其不要直接说蒙家调查的,免得传扬出去,让史家记恨,从而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杨氏母女若真是那么蠢,经人提醒之后还是执意往坑里跳,那就是她们的命,命该如此,救得了她们一次,救不了第二次。

    蒙雁收到了母亲的传话,又跟平妈妈商量了半日,鉴于上次提醒杨氏受到的讽刺,这次只怕再说,也讨不到好处,再说,史公子一个男子的一些闲话,她一个女子真不好说出口,还是男人的那种嗜好,怎么跟人说?

    最稳妥的方法是跟周举人商量,让周举人去劝说杨氏,毕竟长兄如父么,内宅杨氏可以做主,外头的事,周老爷不在身边,自然是周举人去打听,有周举人说出来,可以撇清蒙家的关系,传扬出去,史家也没有理由太过记恨周家。

    同为举人,史公子若是有这个毛病,他自然也能打听到一些。

    周举人倒也认真打听过了,然而并未打听出什么。

    对于这样的结果,蒙雁并不意外,史家也是有头有脸的,这种事自然要瞒着,若是周举人一个外地人都能轻易打听到,估计这事早就传得人尽皆知了,她不过就是想要相公做做样子,真打听到则罢了,打听不到也说能打听到,谁又知道呢?

    周举人虽没打听到,但却还是相信妻子的话,他又不是只知道读死书的书呆子,也不用什么确凿证据,很多事稍微一分析,自然就能得出正确结论。

    赞同蒙雁的判断,史家真没问题,有的是名门闺秀可以匹配,用不着去一个外地姑娘,周家跟史家可以说素无关联,联姻对史家来说根本就没有任何好处。

    然而,周举人在杨氏面前也没有讨到好。

    杨氏不知道被谁灌了,有如中了邪一般,说什么都不相信,说是要她相信可以,周举人拿出证据,说什么人说的这话。要让那人到史家对质去。

    这不是笑话么?别说周举人是听蒙雁说的,不好对杨氏说,就算不是蒙雁说的,真有人告诉他。无缘无故的,人家怎么可能出面对质得罪人?

    好说歹说,杨氏就是不相信。

    据说,她还被人请到了史家做客,偷偷相看了未来女婿。

    这史公子相貌堂堂。斯文有礼,虽说比不上当初的权尧北俊俏,但为人更是稳重,更让人放心。

    杨氏越看越喜欢,史夫人看着也和气。

    还有什么好挑剔的,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说媒之人还偷偷给她放了话,说是史家老爷迷信,相信良辰吉日,订亲的日子也讲究。若是杨氏还犹豫,错过了史老爷觉得好的日子,让史老爷觉得不吉,这亲事可能就不成了。

    就那么着,杨氏不顾周举人的反对,赶在周举人修书给周老爷,将情况说明,让周老爷赶紧来一趟,阻止杨氏的愚蠢
    (本章未完,请翻页)